由于銅排在長途運輸及搬運過程中發生了較大的扭轉變形。如不進行矯正,則銅排在銑孔時,必然引起銅排上的孔形誤差及孔位累積誤差。而銅排上長孔的位置準確與否直接關系到轉子的裝配質量。所以對孔位的精度及孔形精度提出了嚴格要求,也就對銅排的扭轉度及側面彎曲度提出了嚴格要求。由于銅捧為半硬狀態供貨,銅捧回彈性很大,人工矯平不僅效率低,且難以實現,為了解決這一工藝難題,經過多年摸索、反復實驗,設計出銅排校直切斷機。
1.設備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1)設備的組成
該設備由傳動箱、前牽引機構、大平面矯平機構、后牽引機構、剪切機構幾大部件組成,此外還包括導向機構及工作平臺等。整臺設備具有兩大功能;將銅捧矯平、矯直;能按需要長度自動將銅捧剪斷。
(2)設備性能
電機功率及轉速:P=3kW,n=1000r/min;
銅排送料速度:V=24m/min;
剪刀行程:L=24mm;
可控銅排截面尺寸:28X5—47X7mm;
下料長度:10m。
(3)設備工作原理
按下起動按扭,電機的動力通過皮帶傳到傳動軸上,這時電磁離臺器通電,離合器斷電,動力由傳軸通過齒輪、鏈輪傳到后牽引機構、大平面矯直機構及前牽引機構上,此時銅排開始自動送料,進入矯平輥。矯平后的銅排向前進入剪切機構,當銅排碰到行程開關后,電磁離臺器斷電,制動器通電剎車,銅排送進停止,與此同時,電磁離臺器通電,電機的動力通過皮帶輪、齒輪、鏈輪及曲柄滑塊機構,使剪刀上行將銅排剪斷。當剪刀回落至點碰到行程開關后,電磁離合器斷電,制動器通電剎車,剪刀停止運動,與此同時,電磁離臺器重新通電,制動器斷電,銅排再次開始自動送料。整個過程可以自動重復進行。
2.設備的結構特點
該設備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工作可靠、效率高。其主要結構特點如下。
(1)該設備共有前、后兩個牽引部件,一前一后,并且大平面校直下排輥輪也帶動力,牽引輪與運動的矯直輥速度同步,確保了銅排能自動送料。
(2)由于銅排厚度范圍是5—8mm,屬中厚板。為了簡化矯直輥的調整結構,我們采用了下排輥輪固定、上排輥輪整體可傾斜調整的結構,這樣銅排的彎曲變形能夠隨著銅排的移動而逐漸減少,這不僅符合校平機理,還增加了一個對銅排的附加牽引拉力。
(3)傳動箱的設計充分利用了皮帶傳動、齒輪傳動、鏈傳動的優點。此外,還采用了較的電磁摩擦離合器及電磁制動器,使牽引與切斷的兩個運動轉換平穩,動作可靠。大皮帶輪的裝配采用卸荷式裝配結椅,消除了皮帶輪的張緊力對傳動軸的影響,提高了軸的剛性。
3.矯平機理分析
大平面矯直部件采用的是輥式矯直。當彎曲的銅排在旋轉著的工作輥之間作直線運動時,經過工作輥的多次彎曲,使曲率趨于一致而得到矯直。這一工作原理就是包辛格效應。
所謂包辛格效應就是塑性變形后的材料再經受反向變形載荷時其屈服限降低的現象。將原材料拉伸至超過屈服點并到點為止的范圍內產生塑性變形,卸載后,應力應變沿線變化,若再壓縮,則可得到比拉伸時更低的屈服點。先壓縮后拉伸時也會出現類似現象。
(1)矯直輥基本參數的確定
由于沒有校平銅排的理論計算公式,只有參照校平鋼板的計算公式求出輥距后再加以修正。
在矯件質量和輥子強度的前提下,其值盡可能地選擇得小一些。由于銅排厚度大于4mm,故只需根據工作輥的接觸強度和扭轉強度來確定小允許輥距。
(2)輥數
在矯直質量的前提下,輥數應愈步愈好。
(3)矯直速度
根據傳統設備確定v=24m/min。
(4)功率的確定
由于矯直過程的功率小于切斷銅排的功率,而牽引動作與切斷動作是交替進行的,所以可甩一臺龜機來實現兩組動作,設備的功率根據剪切所需功率確定。
剪切銅排時,上刀.片固定下刀片裝在曲柄滑塊機構的滑塊上,隨著曲柄的旋轉而上下移動,從而將銅排切斷。(圖/文www.ncwanke.cn) |